Sony A7II 實拍心得分享(ILCE-7M2) 、α7II│豈止於小





Sony A7II  實拍心得分享(ILCE-7M2) 、α7II│豈止於小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然而3C產業是不可能允許十年的慢工。
歷經了12個月之後,A7 II 在攝友們的期盼下再度問世。

去年,在分享完A7的實拍心得之後,我曾下過一個簡單的結論。

A7,它不完美,不過,它很迷人。 

但話說了回來,不完美即亦表示它有進步空間,
然而隨著A7 II的發表,個人使用陣子後發現一年的時間讓A7 II成長不少,
讓A7 II從一台平價陽春型的全片幅相機,立轉直看對手品牌的中高階機種。

※若對Sony A7 II有更多興趣,請於Sony官方網站報名免費講座 (需簡單註冊會員。)


一、A7、A7II 機身外觀對照
二、A7II 實拍  (JPEG檔拍攝,經Lightroom後製)
三、心得分享 

Photographer  :Leaf Yeh   http://www.facebook.com/leafphoto

 


一、A7、A7II 機身外觀對照

1. 簡約中略帶剛性的造型跟A7如出一轍。
葉影瓶像版權所有

2. 
葉影瓶像版權所有

3. A7II 與 A7相比,多了防手震機制,感覺上略厚了一些,但也提升了手感。
葉影瓶像版權所有

4. A7II 增加了自定義功能鍵。
葉影瓶像版權所有

5. 增加功能鍵之外,握把的增厚,除了增添手感外,同時也將快門鍵前移,更符合攝影者對現代相機外觀設計的直覺度。
而前滾輪也回到過往DSLR/DSLT的設計,更為直覺快速。
葉影瓶像版權所有

6. 背面的改變不大,但後轉輪個人其實更偏愛A7的厚輪設計。
葉影瓶像版權所有





二、A7II 實拍 (JPEG檔拍攝,經Lightroom後製) 1. 2.

3. 4. 5. 6. 7.

8. 後記: 首先是最具話題性的五軸防手震功能。 這次是首度在E mount機種上搭載機身防手震,甚至把以往普遍認為難以在全片幅上達成的五軸防手震,硬是加進 A7 II , 此外還順帶能同時支援原先E mount機種上使用的OSS(鏡身防手震), 在雙防震架構並行發揮下,微光拍攝環境可以使用更低的ISO、更慢的快門來有效降低雜訊,提升畫質的純淨度。 其次是對焦性能的提升。 人的感覺是很難量化的,但這次A7 II的對焦性能提升是屬於有的。 為了對焦速度去增加肩膀負擔,是許多人選擇DSLR的理由。 然而這次A7 II對焦性能的提升,個人覺得已足夠讓許多人肩上的擔子減輕一些。 再來,談談設計手感上的改變吧。 A7 II 既然以專業型款式自居,自然不再把輕量化、縮小體積列為改變方向。 反而是反其道而行的增厚了握把來提升手感,甚至連配件垂直把手也做了相對應的改變。 這些改變的方向,我覺得很好,因為更貼近專業玩家的需求,而非單純只在重量、體積等帳面數字上下工夫。 畢竟隨著FE 鏡頭的擴充,A7 II 早已不再只是當年「輕便隨身相機」的形像。 如果A7是開啟全片幅時代的代表作,那A7 II就是屬於Sony深耕專業用戶指標性機種。 最後,我想偷個蘋果的梗來幫A7 II下個註解。 A7 II,豈止於小。

 

 


若您有拍攝菜單、商品、DM的拍攝需求,台北美食拍攝

Leaf 的攝影FB專頁


Leaf 的美食FB專頁



 

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好朋友吧 XD
加入葉癮評饗專頁,好吃好玩不漏接!
喜歡這篇文章,請盡量幫我分享出去!
TG訂閱58



GA瀏覽人氣:51,878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